中国·必威(betway)官方网站-BinG百科

农林科普:杨小舟蛾

2022-08-22 0

杨小舟蛾

杨小舟蛾属于鳞翅目舟蛾科别名:杨褐天社蛾、小舟蛾。

640.jpg

主要危害杨树、柳树等树木幼虫具有群集性,常集体行动啃食树叶,老熟幼虫吐丝结网,在高温干燥环境中极易呈爆发式增长,严重影响植物生长。

分布广泛江西河南河北陕西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四川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均有发生。

(被杨小舟蛾破坏的树木)

形态特征

1.成虫 体长11-14毫米,翅展24-26毫米。体色变化较多,有黄褐、红褐和暗褐等色。前翅有3条具暗边的灰白色横线,内横线似1对小括号"( )",中横线像"八"字形,外横线呈倒"八"字的波浪形。横脉为1小黑点。后翅臀角有1褐色或红褐色小斑。

2.卵 黄绿色,半球形,直径0.6毫米,呈块状排列于叶面。 

3.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1-23毫米,体色变化大,呈灰褐色、灰绿色,微具紫色光泽,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体上生有不显著的肉瘤,以腹部第一节和第八节背面的较大。

4.蛹 长13毫米,深褐色,纺锥形,臀棘上的钩刺叉状。

该虫年生3-4代,以蛹在树洞、落叶、地下植被物松土内越冬,多将卵产于叶片上,雌虫一次产卵400-500粒。第一代是翌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第二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三代发生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四代为9月上、中旬,会出现世代重叠;10月进入越冬期,有少数老熟幼虫会危害至11月中旬。

常用防治方法

杨小舟蛾成虫有趋光性,夜晚活动、交尾、产卵,第2-3代极易暴发成灾,所以应该及时监测各代成虫的发生期、数量以及各代幼虫的发育情况。在生产中形成了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以达到控制杨小舟蛾危害的目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林业防治

利用杨小舟蛾对寄主的选择性,选择树种合理组合搭配形成不同的隔离带限制害虫扩散传播。即寄主树种、抗性树种与非寄主树种相间栽植,林地深翻管理重灾区人工清理虫源等。在小面积可实行大面积实施困难。这种防治方法有效期长但操作起来费工、见效慢。

二、物理机械防治

1、人工捕杀

1)人工摘除幼虫、震落和摘虫苞; 人工摘除群集在叶片上取食的初龄幼虫,由于杨小舟蛾幼虫具有在枝条上停息时固着不牢习性,可在早晨猛击树干,震落扑杀。这种方法费力,小树容易毁坏树木,大树攀爬易发生危险。

2)人工灭蛹。杨小舟蛾的老熟幼虫在有落叶层或杂草的地表面结茧化蛹,蛹的穿透能力弱,杀灭蛹,减少羽化,可控制下代虫口密度,将树干基部周围地面的杂草和2cm表土层清除,翻耕深度为15-20cm,防效达92%-100%。这种方法右有效压低虫口,但费工费时。

2、诱杀

杨小舟蛾成虫有趋光性利用有专用诱虫光源的测报灯和杀虫灯诱杀。等离子频振式杀虫灯杀虫谱广,杀虫量大,对杨小舟蛾具有较好的诱杀效果,防治成本低,不污染环境。测报灯在害虫诱捕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数据统计、数据传输、数据分析为一体,对本区域内杨小舟蛾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确定成虫高发期,及时做出监测预警工作。

6401.jpg

6402.jpg



To Top